中鋼協表態意味著鐵礦石談判以失敗告終
發布時間:2010-04-28 點擊次數:864次中鋼協表態意味著鐵礦石談判以失敗告終
4月28日上午,在中鋼協三樓的會議室內,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史無前例”地坦陳了中國在2010年鐵礦石談判中的不利局面,并表示,國內鋼鐵企業可以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問題進行分別接觸。
羅冰生說,考慮到企業運行的壓力和困難,鋼廠可以在不違背行業關于鐵礦石進口原則的基礎下,與三大礦山公司進行接觸,按照統一價格進行鐵礦石采購,可以先從三大礦山公司進口鐵礦石,然后再結算。
羅冰生的這一表態,意味著中鋼協已經放棄了該機構此前一直強調的“在中鋼協的組織協調下統一行動”原則,這也基本宣告了2010年鐵礦石談判已經結束。
2010年,中國鋼廠進口鐵礦石將再次延續2009年的情況,價格最終也有可能按照三大礦山公司與日本簽訂的協議執行。
一個月前,中鋼協曾呼吁國內鋼廠統一行動,爭取做到兩個月內不進口三大礦山公司一噸礦石,以此對抗三大礦山公司在鐵礦石談判中的不合理要求和強硬態度。但一個月后,中鋼協開始放棄這一做法。
羅冰生說,“當時出臺抵制措施之前,中鋼協對國內鋼鐵企業的礦石庫存進行了調研,結果是能夠維持兩個月左右的消耗。但眼下,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我們主要是考慮到企業下一步的生產經營狀況。而近期,礦山公司也一直在國內主要鋼廠之間活動,一些企業確實也和礦山公司進行了接觸,這些情況我們都清楚。”
他同時強調說,鋼廠以后進口鐵礦石需要在三個行業自律原則下進行,在不違背這三個原則的基礎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事情情況自行進口鐵礦石。
行業自律三原則分別為:《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及申報程序》、《關于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和《進口鐵礦石合同定期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4月初,國內主要鋼廠和鐵礦石貿易商在一次會議上達成了鐵礦石進口三原則。在業內看來,這三個原則原本是控制國內鋼鐵企業私自進口鐵礦石而達成的。
至此,全民關注的2010年鐵礦石談判,以中鋼協公開允許國內鋼廠可以自行與三大礦山公司簽訂合同而告一段落。
這一天是2010年4月28日,距離2009年鐵礦石進口合同結束整整28天,在不斷高企的鐵礦石現貨價面前,在強硬的三大礦山公司面前,中國鋼鐵行業暫時放棄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