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打造新能源城
發布時間:2009-09-09 點擊次數:1046次雙流打造新能源城
2009中國(成都)新能源國際論壇暨太陽能展覽會的論壇及展覽會正式結束后,記者昨日從承辦方雙流縣獲悉,朝著打造中西部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城的目標,該縣將重點發展太陽能、核能、風能等裝備制造業,全力打造新能源產業核心承載區,將建設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并規劃到2017年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戶以上,將形成銷售收入超千億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成都市新能源發展
雙流成為核心區
據介紹,新能源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朝陽產業,必將成為支撐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的戰略產業,雙流作為我市新能源發展布局的核心區,承辦了本次論壇,該縣正將新能源產業打造為新型工業的強勁增長極。
雙流縣縣長森林介紹,雙流縣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基點,作為應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現實選擇,搶抓國家和省市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和培育光伏、光電、光熱和核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全力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
根據提出的發展思路,雙流將以新能源及其配套裝備制造產業為主攻方向,在太陽能方面,重點發展晶體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產業鏈和光熱發電裝備制造產業;在民用核能方面,重點發展核島主管道、主泵等八大系統、常規島系統關鍵部件和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在風能方面,重點發展變頻裝置、風力發電機、控制器及輸配電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計劃到2012年,基本建成7.1平方公里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30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到2017年,全面建成33平方公里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00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
據介紹,雙流縣目前聚集了中科院成都光電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大學等30多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在光伏光電、核能裝備制造等領域已形成了一批科技團隊、技術儲備和專利成果。
大力發展新能源
設立5億元專項資金
為大力發展新能源,雙流縣的承載平臺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已規劃新能源產業基地33平方公里,并制定出臺了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制造業扶持政策,設立了5億元的專項資金,重點對新能源產業項目引進、大企業培育、企業自主創新以及上市融資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突出納賢引才和技術研發,建設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形成以優秀人才隊伍引領優勢產業發展的局面;充分依托國家級光伏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國家級中低壓電氣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國家級硅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天威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等7個技術研發檢測平臺,瞄準產業高端,盡快形成高水平的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同時,突出項目,不斷創新方式,招大引強;突出完善機制,努力營造一流發展環境;突出資源整合,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功能。
據悉,雙流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阿波羅太陽能、星光硅業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聚集,為做大做強新能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聞鏈接
專家為成都市新能源發展支招
加快建設成都(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推進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到2012年,我市將建成西部領先、國內重要的新能源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2009中國(成都)新能源國際論壇暨太陽能展覽會的論壇及展覽會結束了,但圍繞著新能源的話題卻掀起新一輪大討論,業內專家也紛紛為我市新能源發展支招。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愛華表示,光伏行業是朝陽行業,是未來能源的主力。發展光伏,要立足把它做強、做好,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正是企業家苦練內功、增強體魄、提高競爭力的最好的機會。他認為新能源產業所涉及的企業要立足長遠,著眼于現在,加強核心競爭力。他的觀點得到了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楊立友的認可,楊立友認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使光伏產業跟傳統能源的競爭,還有技術路徑之間的競爭,和地域之間的競爭提前到來。他認為,競爭會競爭出好的技術、好的管理、好的企業,正是苦練內功的時候。
四川阿波羅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侯仁義則表示,光伏產品多晶硅和薄膜電池,包括材料價格當前都受到沖擊,他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整個西部的市場,把全世界的資源都聚焦到成都來,這樣成都新能源企業的生命力,不管什么冬天,都能夠度過去。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第明則提出用科技為人類創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理念,他認為,企業要用科學技術提高光伏轉換效率,要讓光伏發電跟常規發電差不多,只有通過技術進步,通過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降低成本,使光伏發電技術讓市民受益。
2009中國(成都)新能源國際論壇暨太陽能展覽會的論壇及展覽會正式結束后,記者昨日從承辦方雙流縣獲悉,朝著打造中西部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城的目標,該縣將重點發展太陽能、核能、風能等裝備制造業,全力打造新能源產業核心承載區,將建設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并規劃到2017年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戶以上,將形成銷售收入超千億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成都市新能源發展
雙流成為核心區
據介紹,新能源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朝陽產業,必將成為支撐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的戰略產業,雙流作為我市新能源發展布局的核心區,承辦了本次論壇,該縣正將新能源產業打造為新型工業的強勁增長極。
雙流縣縣長森林介紹,雙流縣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基點,作為應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現實選擇,搶抓國家和省市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和培育光伏、光電、光熱和核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全力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
根據提出的發展思路,雙流將以新能源及其配套裝備制造產業為主攻方向,在太陽能方面,重點發展晶體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產業鏈和光熱發電裝備制造產業;在民用核能方面,重點發展核島主管道、主泵等八大系統、常規島系統關鍵部件和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在風能方面,重點發展變頻裝置、風力發電機、控制器及輸配電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計劃到2012年,基本建成7.1平方公里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30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到2017年,全面建成33平方公里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00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
據介紹,雙流縣目前聚集了中科院成都光電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大學等30多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在光伏光電、核能裝備制造等領域已形成了一批科技團隊、技術儲備和專利成果。
大力發展新能源
設立5億元專項資金
為大力發展新能源,雙流縣的承載平臺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已規劃新能源產業基地33平方公里,并制定出臺了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制造業扶持政策,設立了5億元的專項資金,重點對新能源產業項目引進、大企業培育、企業自主創新以及上市融資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突出納賢引才和技術研發,建設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形成以優秀人才隊伍引領優勢產業發展的局面;充分依托國家級光伏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國家級中低壓電氣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國家級硅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天威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等7個技術研發檢測平臺,瞄準產業高端,盡快形成高水平的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同時,突出項目,不斷創新方式,招大引強;突出完善機制,努力營造一流發展環境;突出資源整合,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功能。
據悉,雙流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阿波羅太陽能、星光硅業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聚集,為做大做強新能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聞鏈接
專家為成都市新能源發展支招
加快建設成都(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推進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到2012年,我市將建成西部領先、國內重要的新能源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2009中國(成都)新能源國際論壇暨太陽能展覽會的論壇及展覽會結束了,但圍繞著新能源的話題卻掀起新一輪大討論,業內專家也紛紛為我市新能源發展支招。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愛華表示,光伏行業是朝陽行業,是未來能源的主力。發展光伏,要立足把它做強、做好,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正是企業家苦練內功、增強體魄、提高競爭力的最好的機會。他認為新能源產業所涉及的企業要立足長遠,著眼于現在,加強核心競爭力。他的觀點得到了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楊立友的認可,楊立友認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使光伏產業跟傳統能源的競爭,還有技術路徑之間的競爭,和地域之間的競爭提前到來。他認為,競爭會競爭出好的技術、好的管理、好的企業,正是苦練內功的時候。
四川阿波羅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侯仁義則表示,光伏產品多晶硅和薄膜電池,包括材料價格當前都受到沖擊,他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整個西部的市場,把全世界的資源都聚焦到成都來,這樣成都新能源企業的生命力,不管什么冬天,都能夠度過去。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第明則提出用科技為人類創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理念,他認為,企業要用科學技術提高光伏轉換效率,要讓光伏發電跟常規發電差不多,只有通過技術進步,通過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降低成本,使光伏發電技術讓市民受益。